2024-07-26 | 作者:文案米-生活中的文案家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配画
1、《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2、论语·公冶长
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拓展资料
5、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6、出处:《论语·公冶长》——战国·孔子
7、《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8、总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
9、运用如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原为名词的“耻”被活用,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下问)为耻”——将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的行为视为耻辱。以上就是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生活中如何运用
1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具备学习的敏锐性和好奇心,同时不要觉得向他人请教是下贱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这个思想: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对卫国的大夫孔文子的评价,意思是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2、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13、聪明而且喜欢学习,不以问不如自己的人感到羞耻,学习不思考就迷茫,光是自己冥想,不向他人学习,就会精神疲倦,无所收获。
14、以上的都是教导学习的方法策略。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虚心接受批评:当别人对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时,不要表现出任何的敌意或者抵触情绪,而要静下心来,认真聆听并加以采纳。因为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自己。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18、出自于《论语》,原文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9、《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20、勇于求教: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应当积极主动地向他人请教,特别是向专业人士请教。遇到困难时不要独自摸索,而是让别人帮助自己,这不仅能够帮助自己更快地解决问题,也能够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效率。
21、不断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永不放弃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书籍、参加培训、听取讲座等方式进行学习。
22、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