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文案米文案米为你分享生活中的经典文案,唯美文案,优美文案,爱情文案,心情文案,说说文案,查文案就上文案米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案 » 正文

六国论重点句子翻译及解析-推荐50句

2024-07-11 | 作者:文案米-生活中的文案家园

1、《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2、重点句及翻译

3、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6、(第二段)2.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三段)然后分析得出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爱心小贴士~:"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作者针对时事发出的观点.(其实他写这篇文章就是要当时的朝廷"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7、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9、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10、迫主:指与窃取位的人合谋,被迫支持其夺位,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

1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12、无义:指各国诸侯之间缺乏各自独立的价值观和义务,带来互相攻伐的冲突。

13、保国:指通过君主、权臣和百姓的共同努力,防范或抵御外敌,维护国家安全。

14、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不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

1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用“非”表示的否定判断句)

16、建国:指将各地区的领土和人民归为一国的过程。

17、六: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大国——秦、齐、楚、赵、韩和魏。

18、《六国论》是战国时期韩非所著的一本政治著作,讨论的是六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和政治斗争。

19、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几个诸侯国。兵:武器,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也不是打仗不得法”。它同下文“弊在赂秦”一起,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捷明快。

20、《六国论》是苏轼的一篇经典文章,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的兴衰史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21、译文: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2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3、译文: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或李牧接连使秦国的进攻败退)。

24、无礼:指各国诸侯之间没有崇尚礼仪,没有相互尊重的道德准则。

25、一些经典的句子如"合纵连横"、"兵贵神速"、"以逸待劳"等在《六国论》中都有提及,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因此经常被引用和考察。

26、因为《六国论》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政治著作,其中的一些句子常常被选作考试中的试题。

2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8、全文有两个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9、译文: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30、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1、所以这些句子一直备受关注和关注。

3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3、集权:指君主集中权力,掌握了决策和管理的全部职权。

34、是的,"六国论常考句子"是常见的问题。

35、译文:想一想(或念及)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3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7、《六国论》文中最后一句是全文点睛之笔。

3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9、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40、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弊端)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用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41、无信:指各国诸侯之间没有遵守诺言、信用缺失的问题。

42、译文: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邯郸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43、在学习《六国论》时,了解和记忆这些常考句子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精髓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更好的成绩。

44、窃位:指皇位的非法篡夺、夺位者缺乏道德和制度的认同。

45、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46、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7、这句话指出了其历史教训,也是全文的结论,借古讽今地指出当时的宋朝统治者面对北方的敌人总是持妥协退让的态度,势必会带来步六国之后尘的恶果,苏洵是想借六国之故事来警醒当时的统治者。

48、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49、六国论常考重点句子

50、文章开篇提出六国因小异而亡,秦因不施仁义而统一天下,接着分析了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弱点,最后指出六国应当联合抗秦,以谋求长治久安之道。整篇文章言简意赅,富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苏轼卓越的历史观和政治智慧。

上一篇:优选普通话常用句子大全【63句】 下一篇:没有了
文案米-生活中的文案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