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文案米文案米为你分享生活中的经典文案,唯美文案,优美文案,爱情文案,心情文案,说说文案,查文案就上文案米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案 » 正文

古代老师教育学生的名言-推荐121句

2024-06-22 | 作者:文案米-生活中的文案家园

古代老师教育学生的名言

1、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夸美纽斯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4、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基

5、白话文翻译:经历了各种爱恨离愁,方知最爱自己的只有父母。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8、出处:司马迁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

10、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11、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12、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13、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罗曼·罗兰

14、《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15、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16、不公正的东西实在无益于人;公正的东西至少无损于人。——享·乔治

17、公者明,……无私者正。——黄帝经

18、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9、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20、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21、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邓析子

22、白话文翻译:有慈母在堂,在外流浪的儿子不会担心过冬的衣服。

23、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4、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25、)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26、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宋·司马光

27、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汉·班固

28、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29、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30、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唐·张九龄

古代老师教育学生的名言

31、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3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3、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3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35、白话文翻译: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36、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唐·张蕴古

37、先秦:荀子

38、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阿米尔

39、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4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4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42、)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43、⽆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44、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45、师友贵隆亲,古学当⾃反。

46、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30、天下为公,亿兆已任。——魏书    31、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32、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无名氏    33、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唐·姚崇    34、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35、延误公正就是不公正。——兰多    36、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唐·杨炯    37、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38、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袁子正论    39、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    40、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41、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    42、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    43、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44、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明·吕坤    45、有公心,必有公道。——晋·杨泉    46、在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拿破仑    47、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    48、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47、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培根

4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49、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清·王夫之

50、⼀⽇为师,终⾝为⽗。——关汉卿

51、)圣人无常师。——韩愈

5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53、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54、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增广贤文》

55、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56、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柏拉

57、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58、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被人看到。——比奇科默

59、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6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古代老师教育学生的名言

61、出处:孟子

62、出处:《劝孝歌》

63、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列子

64、白话文翻译: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人的根本。

65、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6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67、教师是⼈类的灵魂⼯程师。——斯⼤林

68、出处:格言联璧

6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0、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71、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7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73、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74、父母者,人之本也。

75、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7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77、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

78、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淮南子

79、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8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81、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热爱公正无非是怕吃不公正的苦头。——拉罗什富科

82、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明·薛宣

83、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三国志

84、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8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86、白话文翻译: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8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88、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89、白话文翻译: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9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古代老师教育学生的名言

91、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92、疾学在于尊师。

93、公其心,万善出。——明·方孝孺

94、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淮南子

95、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96、出处:《论语·为政第二》

97、古之学者必有师。

98、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99、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100、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明·薛宣

101、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102、出处:《小儿语》

103、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

10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105、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106、)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10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08、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109、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德国

110、)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111、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112、君⼦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以光明。

113、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孔⼦

114、)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115、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116、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11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18、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119、)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康有为

120、不看人行事。——俄罗斯

古代老师教育学生的名言

121、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增广贤文》

上一篇:中秋节贺词祝福语简短-集锦74句 下一篇:没有了
文案米-生活中的文案家园